国内会议

第二十四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今日开幕!
2025年8月20日,第二十四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在西藏林芝隆重召开,由中国遗传学会植物遗传与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和西藏农牧大学主办,大会主席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执行主席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杨维才。来自国内118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企业参会,汇集了国内外该领域顶尖专家学者400余名,其中,院士5名,外籍专家1名。开幕式由杨维才院士主持,张启发院士代表组委会致开幕辞,回顾了植物基因组学大会的发起和历史,强调大会英文交流的重要意义,感谢大会组委会、地方组委会、日程委员会、参展商、大会报告人和参会代表的大力支持和协作。西藏农牧大学副校长曹仲华致欢迎辞,热烈欢迎与会代表来到林芝,并介绍西藏农牧大学的发展情况。 图1杨维才理事长主持开幕式 图2 张启发院士致开幕辞 图3 西藏农牧大学副校长曹仲华致欢迎辞 本次大会将围绕“植物基因组前沿理论与技术重大科学问题与应用实践”深入交流,对于推动我国基因组学的发展及产学研融合、提升高原农业科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会场集锦 第二十四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为期3天,在20日至22日的会议中,8场大会特邀报告,38场学术专题报告将陆续进行,将为与会专家学者带来一场高水平、深层次的学术交流盛会。
2025-08-21

第二十四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将于2025年8月19日-22日在西藏林芝召开,诚邀国内同行参加!
2025-07-02

中国遗传学会2024全国学术研讨会在长沙成功召开
2024年11月3日至6日,备受瞩目的中国遗传学会2024全国学术研讨会在长沙盛大召开,此次盛会由中国遗传学会携手湖南省遗传学会共同主办,中南大学与南华大学共同承办。大会以"遗传学:前沿与交叉"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0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高校师生齐聚一堂,共同交流遗传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前沿与交叉领域的发展,展望遗传学未来的美好前景。 图1 中国遗传学会2024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曹晓风院士担任主持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维才、曹晓风,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张献龙、印遇龙,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傅向东、党委书记邢雪荣,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遗传学会理事长、南华大学校长张灼华,湖南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瑰曙,中南大学常务副校长、湘雅医学院院长陈翔,以及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秘书长郭海良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杨维才院士代表主办单位致开幕词,他首先对各位参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衷心感谢承办单位、参展商及所有参会人员的鼎力支持。随后,他详细介绍了本次大会的举办背景及重要意义。傅向东副所长代表支撑单位发表讲话,他强调了支持学会发展、助力科技创新及科学传播的重要性。王瑰曙书记和陈翔教授分别代表湖南省科协和中南大学发表了欢迎辞,他们对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开幕式上,学会还为"学会单位会员"颁发了证书,并举行了"中国遗传学会科学之旅:遗传学与我们"科普活动启动仪式,旨在通过汇聚专家资源,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及科学精神传播至更广袤的祖国大地,为科技创新培植沃土,为科学普及提供源泉。 图2 曹晓风院士主持开幕式 图3 杨维才院士致开幕辞 图4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傅向东研究员致辞 图5 湖南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瑰曙书记致辞 图6 中南大学常务副校长、湘雅医学院院长陈翔教授致辞 图7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遗传学会理事长、南华大学校长张灼华教授 大会共收到植物遗传学、医学遗传学、动物遗传学、发育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表观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的论文摘要177篇,墙报73份。大会共有273个学术报告,包括14个大会报告,259个分会场报告。同时,还举办了14场科普报告,吸引了3000多名听众参与。会议期间,女科学家分会、农业蛋白质组学分会、模式生物分会、代谢遗传学分会、类器官分会等分会也举行了成立会议。 会议将同步举行"科普与中国"中国遗传学会科学之旅--中西部之行科普活动14场,其中包括院士专场3场。这些科普活动不仅会丰富公众的科学知识,还将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图8 中国遗传学会科普行动启动仪式 大会闭幕式由军事科学院周钢桥研究员主持。学会理事长杨维才院士在闭幕辞中总结了本次会议的学术交流成果和亮点,并对青年学者的成长提出了殷切期望。他衷心感谢全体与会者、承办单位、会务组以及志愿者、赞助商和合作媒体的辛勤付出和大力支持。闭幕式上,安徽农业大学江海洋教授还介绍了安徽遗传学会申办2025全国学术研讨会的基本情况,并举行了交旗仪式。 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国内广大从事遗传学科研和成果转化的专家、青年学者及科普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一个高层次交流平台,还就遗传学领域的新成果、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将对持续推动遗传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2024-11-08
国际交流

2011国际基因组学大会会议纪要
“2011国际基因组学大会”于2011年10月22—24日在在长春南湖宾馆剧场召开,大会主席由中国遗传学会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于军教授担任,大会主题“基因组学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大会采用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的形式进行学术研讨,特邀嘉宾和参会代表在基因组科学、基因组技术、基因组信息学和基因组转化与应用方面总计有37位专家学者分别作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参会代表350人左右,会议出版“论文集”。 基因组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又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几十年来,DNA(脱氧核糖核酸)一直被认为是决定生命遗传信息的核心物质,但近些年科学研究表明,生命遗传信息从来就不是由基因单独“决定”的,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学者们越来越意识到表观基因组和核糖基因组在“信息流”和“操作流”两个层次上,不断将我们所熟知的“中心法则”赋予新的更加复杂的内容,使整个基因组学的研究更趋于复杂化的同时,也更加接近事实的真相。在本次的基因组学大会上,科学家对这些重点领域展开了深入讨论,介绍和展示了大家在DNA甲基化、染色质重塑、microRNA、非编码RNA等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并对基因组学的未来发展及其趋势进行预测,提出了新时期急需解决的若干重大科学问题。 科学家们相信,在未来个性化的基因组信息将更加广泛地用于个体定制特殊药物。如果清楚地了解患者间的差异性,可以针对患者“对症下药”,也许我们要做的事情非常简单,只是让患者吃少量的药物,就会出现显著的治疗效果。在本次大会上,科学家对个体基因组与个性化医疗、个体药物定制等领域的发展也展开了深入讨论。
201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