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 院2号
  • 邮编:100101
  • 电话:010-64806529
  • 传真:010-64806636
  • 邮箱:gsc@genetics.ac.cn

最新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整合动物学》发表我科学家禽流感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15-06-11浏览次数:
2013年5月,动物学国际期刊Integrative Zoology(中文名:《整合动物学》)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何宏轩研究员及其团队关于H7N9病毒溯源和变异方面的研究。
今年3月至4月初,我国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发现的人首次感染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目前已有病例127例,死亡26例。该文详细介绍了H7N9病毒的起源、表征、变异、宿主、感染特点,以及对动物和人类的影响等。H7N9病毒属于A型流感病毒的一个亚型,野生禽类是该病毒的天然宿主之一,此次发现的H7N9病毒则是多种亚型的病毒基因重配而成的能够感染人的新病毒亚型。目前,大多数的H7N9流感病毒感染野生鸟类或家禽,不会引起发病和死亡,对禽类具有低致病性。H7N9病毒对哺乳动物,特别是对人类的感染以前未见报道,但这种亚型病毒早在鹅(2009年捷克共和国、2011年美国)、欧亚水鸭(2008年西班牙)、蓝色水鸭(2008年危地马拉、2006年美国),鸭(2008年蒙古)、珍珠鸡(2011年美国)、绿头鸭(2005年西班牙、2002年瑞典)、斑嘴鸭(2011年韩国)等禽类中被发现。
该文还综述了A型流感病毒中目前已知能够感染人的11个亚型,并对此次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的起源与表征进行了分析。基因的系统进化研究表明,人类的H7N9流感病毒源自H9N2,H7N3和H11N9病毒,被鉴定为基因重排而成的一种新的流感病毒亚型。感染后的症状与体征主要表现为高热、迅速进展的肺炎及呼吸衰竭。可能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仍然比较广泛,不排除经由家禽和其他动物传播。
该文的第一作者、中科院动物所的王承民博士表示,这种病毒的基因变化预示着病毒可能会对哺乳动物适应,并持续发生进一步的变异,预计今后在中国将会出现更多的感染病例。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显示该病毒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中国已有防治SARS、甲型H1N1流感、H5N1禽流感的经验,所以H7N9禽流感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可怕。
《整合动物学》是由中科院动物所和国际动物学会主办,并与Wiley-Blackwell合作出版的动物学英文学术期刊。刊物面向世界动物学工作者,旨在鼓励使用多学科、多层次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揭示和阐述宏观动物学规律,推动学科交叉和融合,发展整合动物学的理论和方法,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灾害控制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学术交流沟通的国际平,推动动物学发展,推动我国动物学研究走向国际。其主要内容涉及从动物学宏观到微观的各研究领域,重点栏目主要包括整合动物学、动物进化和系统分类、动物地理、行为和社会性、发育和生殖生育学、动物生态、功能形态学、比较免疫学、古生物学和进化、系统发生学和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基因组信息学和进化、神经生物学和行为、生理和行为、遗传和行为、生理和生态、分子生态学、信息技术和生态学、繁殖生态学、植物-动物相互关系、生物入侵、生物多样性和保护、动物疫病、和生物伦理学以及与动物有关的其他学科等方面的研究文章、研究报告、综述、书评及会议简报等。
原文链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1749-4877.12047/abstract